客服热线:400-6707-027

【风险提示】警惕“理赔包办”,理性合法维护个人权益

2024-10-21 16:24:28浏览:32683 评论:0 来源:易企互赢   
核心摘要:警惕“理赔包办”理性合法维护个人权益
 亚太财险深圳分公司

 近年来,犯罪团伙开始把黑手伸向了保险行业,出现了“理赔包办”等形式的诈骗,通过与出险者或家属签署“包办合同”,转让向保险公司理赔的“权利”,从中牟取不当的利益,给消费者和保险公司造成了财产损失。

 

1

案例简介

图片5 

郭某是一名小学生,郭母为其在保险公司购买了意外保障产品。在某次交通事故中,郭某被车别倒导致骨折住院。在郭母照料郭某的时候,有一自称能够包办理赔的律师李某找到了郭母,李某称只要郭母把郭某的理赔全权交付给他,就可以一次性给她两万元,避免去保险公司办理繁琐的手续。郭母是农村人,本就愁着如何去理赔,于是就同意了李某的条件,签订了转让理赔权利的合同,并办理了银行卡交付给李某,郭母也当场拿到了两万元。而后,李某通过团伙作案,伪造病例、伤残鉴定书等,试图骗取保险金。在保险公司审核理赔资料时,发现异常,经过调查成功剔除非本次事故的相关损失金额。

2

案例分析

案例中郭母对于保险理赔等流程不熟,因此容易轻信自称“律师”或“专家”的不法分子,本着可以省去麻烦的心态,就与不法分子签约了理赔权利“转让合同”,并且还把银行卡及密码等重要个人物品交由不法分子保管,给了不法分子操作空间。不法分子在取得所谓的“权利”后,便开始伪造病例、伤残鉴定书等理赔材料,试图骗取保险金。

通过上述案例,我们可以看到不法分子往往将目标瞄准对保险了解较少的、急需用钱的病患及其家属,利用伤病理赔进行非法活动,甚至还掌控了消费者的银行卡、密码和手机,严重损害消费者合法的权益。

 

3

案例提示

1.提高防范意识。消费者在出现伤病时,应保持警惕,不轻易授权他人代为办理,特别是不要轻信那些主动找上门的自称“律师”或“专家”的黄牛。

2.核实信息来源。在签订任何代理协议前,要核实对方的身份和资质,确保其为正规的法律服务机构或保险公司认可的代理人。

3.谨慎处理个人信息。不要随意向陌生人提供个人信息,如身份证、银行卡号、联系方式等,以免被不法分子利用。

4.保持与保险公司的沟通。发生保险事故后,直接与保险公司联系咨询,保险公司会提供相关的理赔流程和帮助,以确保能够顺利获得应得的赔偿款项。在理赔过程中,应主动与保险公司保持沟通,了解理赔进度和结果,如有疑问或不满,应通过正规渠道反馈。

5.合法维权。如果发现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,应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,不要轻信非法“代理维权”机构或个人的承诺。

保险咨询热线:400-012-3123

联系地址:深圳市罗湖区招商盛世广场C座中国燃气大厦16楼06单元亚太财产保险

(责任编辑:小编)
下一篇:

等红灯时,该挂N挡、P挡,还是直接踩住刹车呢?

上一篇:

[以案说险]防范非法金融,保护财产安全

  • 信息二维码

    手机看新闻

  • 分享到
打赏
免责声明
• 
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,请读者仅做参考,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、触犯法律的内容,一经发现,立即删除,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。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 993918953@qq.com
 
0相关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