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.1.2.1调制失真
这是一种特殊的互调失真,是由低频大幅度信号f1和高频小信号f2(f2>8f1,电压幅度比为4)组成的输入信号所产生的互调失真,称为n次调制失真。当n=2时为二次调制失真,n=3时为三次调制失真。

例如,f1为音c′=261.626 Hz,f2为音e4=2637.024 Hz,这是大三度和弦,比较悦耳,算半谐和音。
由于调制失真,输出中会产生新的频率分别为f2±f1=2375.3982898.650Hz、f2±2f1=3160.2762113.772Hz的成分,与这些频率***接近的乐音分别是C4=2093.004 Hz,d4=2349.320 Hz,f4=2793.824 Hz,g4=3135.960 Hz。可见,新产生的四个频率成分会明显改变原和弦的效果,而成为不谐和音。实际上等于多了四个非标准音,它们不是乐音,根本不能用谐和程度描述。听音结果将是嘈杂刺耳,甚至不如电锯声。
由于非线性原因引起的调制失真称为幅度调制失真;由于与非线性无关的频率调制引起的称为频率调制失真,这就是多普勒效应。如果为了简单起见,单说调制失真,则应理解为幅度调制失真。
4.1.2.2差频失真
以两个幅度相近或相等的正弦信号频率f1和f2组成输入信号产生的互调失真,这两个信号频率之差小于较低的那个频率。新产生的频率有f2-f1电声换能器的失真及其对音质的影响f2-f1,2f1-f2,2f2-f1。

4.2分谐波失真与异常声
当加给扬声器强纯音时,由于振膜的非线性会在中低声频段产生频率为信号频率1/2或1/3等的模糊声音,这种现象称为分谐波失真。分谐波